1)第83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錱死后,他跟随张运兰,打下建昌(南城)、安仁(余江)。

  咸丰九年,他守住祁门,又“克复”了景德镇;咸丰十一年,曾国藩攻徽州,惨败,全靠他稳住军心,才不致成为俘虏。从此,曾国藩对他以“国士”相待,优礼有加。

  不久,他收了徽州,攻下休宁。同治元年,他收了旌德。张运兰因病辞职,他和易开俊分领其众。同治二年,他在泾县与宁国府一带作战,获得若干次的小胜。同治三年,他“肃清”皖南。曾国藩北上攻捻,别人不愿意同去,他“投袂而起”,“立率所部渡江”。这真是“待我以国士者,我亦以国士报之”了。、

  同治五年,在对捻作战于江苏、河南两省以后,“当诸将观望”之时,他“毅然自任,率师西行”,进陕西,追张宗禹。同治六年,解同州、朝邑、西安之围,又续追张宗禹,直至直隶。同治七年,他比张宗禹抢先一步,到达保定;与张宗禹大小数十战,直到张宗禹在荏平投水自杀为止。

  此后,便是与反清回民作战的一段事业了。他在军十余年,聘有未婚妻而不肯请假回乡。女家等候到同治七年,把未婚妻送到洛阳来,才完成喜事。婚后十天,他又去了前线。战死时,年纪仅有三十七岁。

  左宗棠把刘松山的部队交给他的侄儿刘锦棠接管。刘锦棠矢志复仇,继续攻打金积堡,终于打下,活捉马五。

  捉了马五以后,包围金积堡,打马化龙。河州的回众首领马占鳌为了援救马化龙,派人袭击甘肃的中部。刘锦棠将他们打退;然后,又以全力攻金积堡,攻到冬天十一月,马化龙缴械投降。

  左宗棠杀掉马化龙及其几十名高级部将。这是“杀降”,极不应该。刘锦棠也乘此机会,把当初在马五寨开枪打中刘松山的马八,捆来放在刘松山的灵堂中活祭。(这是很野蛮的行为;双方既然作战,开枪打中敌人,或是被敌人打中,是常有的事,刘锦棠怎可以当作私仇来报呢?)

  河州的马占鳌,在马化龙失败以后无心恋战,于是也缴械请降。左宗棠对他却特别宽大,不仅不杀,仍让他保存原有的势力。

  有一个陕西领袖白彦虎,左宗棠不肯放松。白彦虎在陕西失败,率领部下投奔马化龙,马化龙失败以后,转移到西宁附近的大通。左宗棠在同治十一年,派刘锦棠统带八十营兵士去打,才打垮这白彦虎。

  白彦虎本人又逃往肃州(酒泉)。左宗棠亲自出马,赶到肃州来打。打到九月间,肃州的回民首领马四缴械投降。于是,左宗棠“拔出”若干汉民,又演一次杀降的惨剧,杀得比金积堡之役更多。然而,白彦虎又已于事前逃走,逃去了新疆的乌鲁木齐。

  《细说清朝》一○八、新疆

  新疆那时候尚未建省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