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结果等于白说,因为嘉庆便是嘉庆,效法不了雍正。

  洪亮吉把当时的官场丑剧,刻划得淋漓尽致。“有尚书侍郎甘为宰相屈膝者矣:有大学士七卿之长,且年长以倍而求拜门生,求为私人者矣;有交宰相之僮隶,并乐于抗礼者矣。”

  甚至,在最高学府之中,也有人为了想当院长、系主任之类,而不惜自毁人格,钻营以求。“大学三馆,风气之所由出也,今则有昏夜乞怜以求署祭酒者矣;有人前长跪,以求讲官者矣。”

  和珅本人虽则已死,他所庇护的各省贪官,除了极少数四五个人以外,都仍旧未换。这些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出巡则有站规,有门包,常时则有节礼、生日礼,按年则有帮费,升迁调补之私相馈谢者,尚未在此数也。”

  这些礼物,“无不取之于州县,州县则无不取之于民。”于是,“钱粮漕米前数年尚不过加倍,近则加倍不止。”州县之官竟然公开向人说:“我之所以加倍、加数倍者,实层层衙门用度日甚一日、年甚一年。”

  军队的情形,据一位御史谷际歧说,也坏到极点。谷际歧在湖北、四川一带搜集到一首民谣:“贼去兵无影,兵来贼无踪。可怜兵和贼,何日得相逢?”

  武官怕死,文官要钱,因此嘉庆一朝闹了白莲教,又闹天理教……闹个不停。

  《细说清朝》六七、白莲教

  白莲教,传说是达摩祖师在中国所创立的一个佛教宗派。其实,中国的禅宗也传说是达摩所创立的。

  白莲教与禅宗,显然是两回事。然而白莲教的“莲”字含有佛教的意味甚浓。它的教义,简单说来是,天上的弥勒佛即将降生人世,成为人间的救世“明王”。奉他的人,须悔罪、祈祷、吞符、吃素,然后劫数可逃。

  白莲教原称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所创。传入中国以后吸收了佛教许多因素。中国的唐朝政府一度对它宽容,不久又将它查禁,于是摩尼教成为“邪教”转入地下,变成了秘密结社。宋朝与元朝的政府,也把摩尼教视为“邪教”。中国的摩尼教徒于是改称其宗教为“明教”,而韩山童及其儿子韩林儿,便成了“明王”。

  “白莲教”三个字,不是“明教”的别名,而只是教外人用以称它的一种绰号。

  韩山童父子的“反元”运动,到了朱元璋的手中获得成功。朱元璋受韩林儿之封作了“吴王”,也奉行了韩林儿的年号“龙凤”。

  朱元璋本是明教的一分子,因此在作了皇帝以后,定国号为“大明”。但是他不能容许一个有力量的秘密结社活动于他的专制统治之下,于是又雷厉风行地禁止这“明教”。

  他梦想不到,在他的帝国崩溃了以后一百多年,又有白莲教的教徒,树起“反清复明”的旗帜,想捧出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