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6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满、汉的隔阂;早在辛丑年年底,她已经颁旨准许满、汉通婚。

  慈禧在她一生最后的七年之中,想做的事极多,但是帮手极少。她颇有意于起用维新的志士,但容不了康、梁二人,又十分畏惧孙中山。她在三十年五月下诏“特赦戊戌党籍,除康有为、梁启超、孙文外。”

  李鸿章、荣禄、刘坤一、宋庆、马玉昆,于《辛丑和约》签订以后相继逝世。剩下的较有才干的大吏,仅有张之洞与袁世凯二人。她叫张之洞筹办粤汉铁路,但又对张不放心,终于把他的两湖总督官职免了,调来北京充任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管理学部。这叫做“明升暗降”。

  于是,袁世凯成为唯一的时代骄子。李鸿章于辛丑年九月临死之时,上疏保荐他说:“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有人说,这是袁世凯自己托人添写进去的)。慈禧从此便一而再再而三地提拔袁世凯:于辛丑年十二月,命他“督办关内外铁路事宜”;次年(光绪二十八年)五月,升他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九月,叫他兼任“督办商务大臣”;十二月,又叫他兼任“督办电务大臣”。光绪二十九年五月,慈禧把训练旗人军队的大权,也付托袁世凯与铁良会同办理。袁世凯所一手训练的汉人军队,六镇(六个师)被拨了四个出去,仍保留两个在他的直接指挥之下。光绪三十三年七月,袁世凯与张之洞同时被调为军机大臣。张之洞只有大学士的虚衔,而袁世凯却兼了外务部尚书。(原任尚书瞿鸿玑免职,总理大臣仍为庆亲王奕劻。)

  袁世凯这人远比不上李鸿章。李鸿章虽只知办“洋务”而不知如何“维新”,袁世凯则连洋务也不肯好好地办。袁世凯所关心的只是个人的权势。慈禧错认了人,因此而被当时与后世批评为“毫无变法诚意”。

  与袁世凯勾结在一起的,是声名狼藉的奕劻。和袁世凯作对的,是光绪的弟弟、醇亲王(小醇王)载沣。载沣于光绪三十四年正月元旦被慈禧任命为军机大臣。九个多月以后,光绪去世。光绪去世的前一日,十月二十日,慈禧病重,令载沣“摄政”,同时颁旨命载沣之子溥仪入宫教养,在上书房读书。

  光绪去世的后一日,慈禧去世。

  慈禧在辛丑以后的七年之中,对洋人采取一贯的亲善政策,不仅不再有仇教或宣战的事,而且常常召见甚至招宴各国公使及其夫人。

  日、俄战争是对她的一大考验。这战争起因于俄军久占东三省耍赖不退,使得日本十分关怀。日本所关怀的不仅是“东洋的均势”,而是它自身对朝鲜势难吞并。真正关怀东洋均势的倒是英国。英国于是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和日本缔结英、日同盟,给日本壮胆。光绪二十九年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