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章 须得忍忍_东晋之寒门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无锡,我眼中所看到的全是四弟你一人在苦苦支撑,二哥不傻,二哥全都懂。在京口,陈氏小郎寻你的麻烦,我想帮你,把你护在身后,可我只能干瞪眼。在无锡,你入了县大狱,我比谁都着急,可我什么办法也没有。我还是只能等,干等着结果出来,就像是掷筛子,永远不确定,我讨厌这种感觉。”萧书喝的微醺,借着酒劲倒真心话。

  空气里弥漫着一丝酒气,萧书双眸凝望着夜空,萧钦之看不清他真容,但想来应是极其真诚的,真挚的,用心的。

  萧书低下了头,侧视着萧钦之,大厅里露出的微微光火,倒映在其一双黑眸中,洗尽铅华,复又重燃,言道:“我没有四弟你的才华,也没有你聪明,更知道读书不是我的出路,但我也想做一些事来帮你,来帮助家族,我是你二哥,更应该身先士卒,而不是躲在你身后。”

  萧钦之仔细的聆听,一字一句在心中斟酌,沉默许久,方才问道:“那你想做什么,有想好么?”

  “我决定了,我要习武从军,就像大兄与三弟一样,带兵冲锋陷阵,读书做官的事就交给你。这个世界很复杂,我虽是看不懂计量谋算,但我知道,关键时候,有兵就是大,朝廷那帮文士在怎么厉害,也厉害不过手握兵权的桓司马。”

  萧书的话糙理不糙,乱世时节,兵马在手才是王道,王敦手里有兵,可驱兵直入建康杀刘隗、刁协,桓温手里有兵,就连王、谢高门都去舔他臭脚,王恭手握北府兵,逼得司马道子杀王国宝平衡势力。

  萧钦之没有反驳,而是打心里同意萧书的所言,又念及萧书此刻说的有理有据,环环相扣,怕是早就做了万全的打算,言道:“那你可有具体的打算?”

  萧书道:“我想在家先随七叔、九叔习武一年,得个保命的本事,成亲后,再去荆州投靠杨佺期。”

  这倒是让萧钦之为之侧目,原还以为萧书是要去江州寻大兄与三兄,后去徐州刺史荀羡的门下找出路。

  荀羡出自颍川荀氏,与其兄荀蕤并称“二玉”,屡立战功,是一名悍将,永和五年,荀羡拜徐州刺史时,才二十九岁,乃是东晋最年轻的刺史,实乃一方大员。

  永和十二年,前燕慕容俊攻打段龛,段龛不敌,退守广固,并派人向东晋求救,荀羡奉诏领兵北上救援,屯兵琅邪郡。

  同时,前燕将领王腾及赵盘正在进攻琅邪的鄄城郡,荀羡转而攻王腾并擒杀之,萧钦之的父亲萧烈原是荀羡帐下参军,就是在殁于这次战役。

  荀羡如今不过三十几岁,便已经是徐州刺史,又基于颍川荀氏出身,前途不可限量,未来的定是三公之一,萧书要是去投靠荀羡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未成想却是走的杨氏的路子。

  杨佺期是一名干将,但天性高傲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