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章 薄春早用功,有人要搞事_东晋之寒门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若是练好了“颜楷”,至大成时,写起篆书、隶书必然毫无压力。

  所谓:“千举万变,其道一也。”

  书法一道,亦是如此。

  书法界盛传一句话:要想书法好,临摹少不了。

  可惜的是,萧钦之只有脑子里的一幅《麻姑仙坛记》,若是有原汁原味的《宣示表》供临摹,必定事半功倍,奈何这些天找了许久,却是连《宣示表》的粗制盗版体都没有找到,不甚唏嘘。

  依着记忆,萧钦之悬腕练字,直至感到有些酸胀,方才搁下笔,一边小口慢啜蔓菁递上来的茶水,一边倚着湖边窗檐,稍作歇息。

  崔老头给的《论语释义》,似乎暗藏玄机,萧钦之练完了字,这会儿细细翻开,顿发现了与《郑玄注》的不同之处,准确的说更详细了,添加了许多新的理解,甚是精妙。

  例如:《论语—雍也第六》“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郑玄注:“觚为爵名,容二升。孔子削觚,志有觚哉!觚哉!”

  郑玄的意思是孔子叹息时人随意改变礼法与礼器,以至于觚不像觚的样子。

  崔老头特意作了解释,“觚”是盛酒礼器,“爵”是饮酒器物,觚可盛酒三升,爵可盛酒一升,而且两者的形状差异很大,爵有三足,上端还有两个小耳,觚呈喇叭状。

  郑玄是礼法专家,应该能清楚的知道这两者的差别,似乎是过渡解释了,崔老头大概是想表达这个意思。

  这个不难理解,想想后世做语文阅读理解题,有时候,怕是原作者来做题,也不见得能答对,莫过于对文章进行了过渡理解,曲解了原来的意思。

  这个私货绝对给力,想想若是以后与人谈《论语》,这就是妥妥的“装逼”点,既能于无声处“装”一手,又能显得知识渊博。

  想及此,萧钦之不禁嘴角一翘,还没来得及仔细看下去,忽然听到了焦急的大喊声,是萧书的声音,很迫切,直往学堂跑来。

  “钦之!钦之!”

  “出!出大事了,快出来!!”

  萧书跑的脸上通红,上气不接下气,在门口杵着膝盖,呼呼喘粗气,萧钦之闻声而动,几步窜出,连忙问道:

  “出什么事了?”

  “有人.有人要夺夺你家的地!”萧书结结巴巴道。

  “轰!”的一声在萧钦之脑中炸开,温文尔雅顷刻间消失殆尽,转而成了一尊怒目金刚,就指望着这点地过日子,夺人土地犹如杀人父母,这还得了,扯着嗓子,朝着湖边怒喊道:

  “满谷,周烈.”

  “摇人!”

  “抄家伙!”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