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7 儿行千里_我成了大明勋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太方便。”

  沈忆宸这一是委婉拒绝,另外一点说的也是实情。

  前往京师属于计划之外的事情,纯粹走一步看一步,自己都没有好好准备,还怎么带一个人?

  “宸儿,此行甚远,还是让阿牛跟着为好,多一个人也多一个照应。”

  沈氏出面劝解了一句,儿子虽为武将勋戚之后,却从小习文,没有舞枪弄棒过。

  从应天到京师一行千里,文弱书生怎能让人放心的下?

  曾阿牛也算是看着长大,品行敦厚老实,并且身强力壮还会拳脚功夫,这样陪伴着沈忆宸前往京师,也要放心许多。

  “对啊忆宸,据说福建浙江一直有矿民闹事,而且今年苏州、松江闹了大水,这一路上可能不太平。”

  “有阿牛跟你一起走,遇到事情也能多个帮手。”

  如果说单纯照顾的话,沈忆宸确实不太需要,不过杨婶的这句不太平,却给他提了个醒。

  从洪武末年开始,浙江、福建两地开设了很多银矿。早年间银矿投入劳动力多,却出产少,于是矿税税额定得很低,矿工负担较轻还能生活。

  结果到了永乐年间,矿税陡然加重,甚至比洪武末年翻了接近十倍,地方矿民苦不堪言。

  本来这都已经压榨到了极限,结果正统年间为了榨取更多白银,再度加税盘剥矿工。到这一步已经开始没有活路了,福建、浙江两地矿工不断出现小规模起义。

  到了正统九年,小规模起义变成了大规模起义,不单单只是矿工,就连周围贫苦农民也参与其中。

  起义军席卷福建、浙江两省,延续到了正统十四年,才被彻底的镇压剿灭,足足打了有五年之久。

  现在正统九年属于东南矿民大规模起义爆发前夕,理论上从应天沿运河北上还是很安全的。不过此刻恰好遇到了苏州、松江(上海)大水,周边流民数量大增,也成为了一个不安定因素。

  沈忆宸目前身体素质,只能说占着年轻优势还算不错,但要真遇到什么危急事件,可没有一个打十个能力。

  如果带上阿牛,以他的拳脚功夫,至少还能冲出一条跑路通道。

  “那好吧杨婶,让阿牛回去准备行李,我很快就会动身。”

  听到沈忆宸答应下来,杨婶立马喜笑颜开回道:“都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对了,忆宸,你联系好船家没有?”

  “暂未联系。”

  “那就让阿牛去办,这方面他熟。”

  这时曾阿牛也拍着胸脯回道:“沈老爷你放心,我阿牛认识的人多,保证办的妥妥当当。”

  沈老爷?

  咋一听到这个称呼,沈忆宸感到有些无言以对,这叫的什么玩意。

  “阿牛,你就叫我忆宸好了,沈老爷我听着不习惯。”

  “不行,娘说了你现在是秀才老爷,出门在外要称呼沈老爷。”

  曾阿牛非常耿直的回了一句,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