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0 逆转战局 (二合一)_我成了大明勋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伏之后,他才明白自己这一辈子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晨曦的曙光不仅仅照亮了骑兵的战场,西直门外的主战场上,同样响彻着胜利的欢呼声。

  就在也先率领的蒙古中军,即将要攻陷西直门的时候,战场上迎来了两支大明援军!

  一支是于谦紧急征调的城中精壮,以及景泰帝朱祁玉派过来的宫廷禁卫军。只有守住京师九门,才能守住紫禁城,否则真到了要天子御敌的时刻,靠着区区几千皇城禁卫军能做什么?

  不过光靠着城中精壮跟宫廷禁卫军,还远远不足以为扭转局势,毕竟也先在西直门外足足投入了接近十万的兵马。真正迎来战争转折点的,是大明靖远伯王骥,终于率领着南征军精锐抵达京师,从侧翼完成了对蒙古大军的致命一击!

  当初明英宗朱祁镇率领的亲征军精锐,仅仅是京营跟北方州府的班军。整个大明南方精锐乃至甘肃边军,通通被征调到了麓川平叛,这才是整个大明完整的军事实力。

  更别说相比较京营里面,塞进去无数的勋戚武将二代,极大的影响到中层指挥跟战斗力。王骥手下的南征军兵马跟军官,是属于大明真正的百战之师。

  从正统四年第一次麓川战役开始,到如今正统十三年,九年时间内足足打了四场大战,几乎中间没有任何停歇时间。

  精兵,靠的就是战争的磨砺,再加上靖远伯王骥、宁阳侯陈懋这两位大明中坚名将统帅,用着一种势不可挡的攻势,瞬间打穿了蒙古主力大军的侧翼。

  让太师也先见识到,什么叫做明军真正的实力!

  兵败如山倒,哪怕攻陷西直门的机会近在迟尺,太师也先都不得不下令撤退。

  同时胜利的天平,开始朝着大明的方向倾斜。

  收拢好伤员跟阵亡袍泽的尸首,沉忆辰与残余明军骑兵将士返回京师,走的便是西直门。

  相比较出使时候宏伟辉煌,此刻西直门可谓是满目苍痍,烽火硝烟的余尽依然还在燃烧着,目光所及之处全部都是双方士卒的尸体,以及充斥在耳旁的痛苦呻吟。

  此刻城门已经大开,民壮们正在尽快的搬运着伤员回城救治,毕竟蒙古大军还没有退去,他们依然有着一战的实力,不能掉以轻心。

  城门的一侧,站着于谦、武清伯石亨、右都督孙镗等等守门主将。李达、张祺、李瓒等人经历过一昼夜的厮杀后,已经连站着的力气都没有了,全部依靠着城墙脚下,默默的望着遍地战死的袍泽。

  不过在城门这一群将领之中,出现了几张陌生的面孔,他们就是统帅南征军靖远伯王骥以及宁阳侯陈懋。

  而与他们并且称之为正统朝三大名将之一的定西侯蒋贵,因在麓川受到瘴气袭扰,身体不适无法快速行军驰援京师,还身处于运河之上。

  从爵位上来看,王骥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