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5 布局辽东(二合一)_我成了大明勋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人而言,想要如同魏国公一族那样,达成一门两爵的极致尊荣,军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漠北鞑虏,便是沉忆辰拜相封侯的青云梯!

  “谢公爷。”

  沉忆辰拱了拱手,然后继续说道:“如无要事,那晚辈就先行告退。”

  “嗯,你出去吧。”

  哪怕与沉忆辰这个儿子之间,已经达成了事实上的默契,可双方依旧无法拥有父子间的亲近。

  《青葫剑仙》

  “是。”

  沉忆辰再次行礼,便转身离开了房间。

  ……

  沉忆辰这边与成国公朱勇,布局着辽东战事,另外一边紫禁城文渊阁内,内阁“首辅”马愉正召集了数位身兼翰林官衔的阁臣,以及现任翰林掌院钱习礼跟翰林侍讲学士倪谦等人,商讨着关于正统十二年经延讲官的名单。

  另外吏部天官王直,同样列坐席中,等待着最终商讨结果。

  因为按照条例规定,经延讲官需由吏部、翰林院共同推举,再具名陈奏由皇帝钦定。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经延讲官必出翰林院,几乎跟吏部搭不上什么关系。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吏部天官王直就是走个过场,然后在上疏上联个名。

  推举经延讲官,某种意义上就是推举帝王师,更是未来进入阁部的一张入场券。

  包括马愉本人在内的数位阁臣,当初都是这么一步步升迁过来的,意义非同小可需着重考量。

  不过这一次到场的众多阁部高官心里面却很明白,讨论的重点其实并不是什么经延讲官,而是沉忆辰。

  他能否快速拿到这一张阁部入场券,以弱冠之年的身份,担任帝王师!

  马愉此刻坐在上方首席,正统朝并没有明确“首辅”的说法,可潜规则谁主持内阁议会,谁就是事实上的内阁首辅。

  曾经这个人是杨荣,后来杨士奇接任,再后来成为了杨溥。

  到了今日,马愉这套正统朝第二代内阁班子,终于登上了“首辅”之位。

  “诸位同僚今日齐聚文渊阁,所为何事相信诸位心中都很清楚。”

  “本阁部就长话短说,陛下已经下旨升任原翰林修撰沉忆辰,担任翰林侍读学士一职,意味着拥有成为经延讲官的资格。”

  “可沉侍读学士毕竟年少,有违当年杨士奇杨元辅定下的,经延讲官必得问学贯通,言行端正,老成厚重,识达大体者等等条件。”

  “所以这次推举翰林讲官,还需诸位同僚慎重考量,然后再做出决断。”

  明朝能当官的几乎都是人精,能踏入阁部重臣的位置,政商自然不必多说。

  马愉的这番言语一出来,相当于告诉众人,他不支持沉忆辰担任经延讲官,现在想看看到底谁支持,谁反对!

  另外这番话语,放在王直、钱习礼这些非“三杨”挑选的大臣耳中,就更为感到震惊了。

  要知道马愉可是沉忆辰会试的座师,双方有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