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2 状元之资(二合一)_我成了大明勋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有考官们才有资格享受,发放到考生手中的午饭,就只剩下馒头两个,汤一碗了。

  不过哪怕如此,绝大多数考生宁愿饿着肚子,也不敢吃这顿饭。

  倒不是嫌弃饭菜不好,而是在于殿试过程中,原则上是不允许上厕所的。后果就跟会试去茅房的理由一样,会被认为是对皇帝的大不敬。

  冒着影响功名的风险,就为了不挨一顿饿,相信有点脑子会权衡利弊的考生,都会作出明智的选择。

  就在明英宗朱祁镇起身,准备离场的时候,殿下考生中也有一人同步起身,准备交卷了。

  这个人就是沈忆宸!

  早在面见王振谈崩了之后,沈忆宸就已经作出了决断,殿试一定要抢在明英宗朱祁镇退场之前交卷。

  原因就在于殿试名义上皇帝有着主考官的身份,所有考生都是天子门生。

  实际上皇帝并不会自己亲自审阅试卷,而是交给了读卷官们评阅,最后在文华殿举办一个“读卷”仪式,把选定好的一甲前三御前读卷。

  读完之后,由司礼监宦官将试卷呈于御案,这三份具体如何排名,就看最后的“御笔”钦定,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内阁与皇帝跟司礼监关系融洽,状元、榜眼、探花的排名,就取决于读卷的顺序。

  哪一份试卷最先开始读,这个考生基本上就是状元了。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发生,皇帝不满读卷官的排名,会下旨继续宣读下去,一般以十二份为准。

  但这种场面非常罕见,往往“十不存一”。

  因为皇帝也是需要遵守游戏规则的,你无视大臣定的顺序自己乾纲独断,意味着向天下表明不信任相关科举官员。他们只能辞职以自证清白,将引发朝堂的大地震。

  所以除非是极其特殊的情况,否则皇帝必然不会无视次序规则。

  沈忆宸回绝了以胡濙为首的文官集团示好,又拒绝了王振的宦官集团招揽,相当于得罪了双方势力。

  虽然殿试考前面对众新科贡士,展现出一副信心满满霸气十足的模样。但其实沈忆宸并没有把握,自己的试卷能出现在前三读卷中。

  甚至就连进入前十二,沈忆宸心里面都没底。

  想要打破这种局面,突破口就在皇帝身上,只要明英宗朱祁镇认同自己的文章,那么读卷官就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连前十二都不给排进去。

  提前交卷,就是唯一能吸引到皇帝注意的方式,一旦错过了,那么自己的科举命运,就将完全交到读卷官手中了。

  沈忆宸站起身来后,吸引了大殿之内所有的目光,很多人脸上都浮现出诧异的表情。

  要知道殿试能考到日落天黑,很多考生为了确保没有任何错误遗漏之处,会十遍八遍的检查自己试卷,不到最后时分绝不交卷!

  就算有提前的,至少也得到下午吧,哪有提前这么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