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7 考场“放毒”(二合一)_我成了大明勋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幅度改建为砖瓦结构。

  现在这场火灾可还没有发生,目前顺天贡院绝大多数号舍,依然以木制结构为主。一旦发生火灾,在这呼啸的北风扩散之下,靠过道这几个水缸救火,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烧试卷大不了三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要是把小命给交待在这里,那可真就是血亏了……

  这一夜沈忆宸睡的极不踏实,可谓随时做好了起火就跑路的准备。

  第二天一早,沈忆宸顶着两个熊猫眼,把床板子拆下来继续当桌板使用。

  说实话,第一次见到号舍这种“床桌两用”的设计,沈忆宸还感叹过古人的智慧。但是真轮到自己天天使用了,沈忆宸心中简直跟日了狗似的,你把号舍建大一点,多放置一块木板,莫非还能让大明王朝破产不成?

  偏偏得这么扣扣搜搜的,整出个一板两用的方法,每天光是收拾铺垫被褥,都得忙上一圈。

  更要命的是蜷缩睡一晚上勉强还行,睡上第二晚简直腰酸背痛,想要转个身吧,还差点没从床板上摔下来。

  会试这几天考试,真是把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段儒家经典给学以致用了。

  又灌上一壶茶水,吃了几块果脯肉干,沈忆宸打起精神把注意力放在了五经首题上。

  他心中隐隐有种预感,正统十年乙丑科的四书首题如此“中庸”,那么赴考举子的最终决战考题,可能会放在五经首题上面,不能如同乡试那般凑合着写了。

  拆开试卷,映入眼帘的是第一道五经义: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

  沈忆宸在五经里面选择治《尚书》为本经,那么考题自然也是如此。

  这道题就取自于《尚书·无逸》篇,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君子居其位,切不可贪图安逸。如果事先知道了耕种的艰辛,再去享受安逸的生活,那么就会明白小民的疾苦。

  用现代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理解,核心内容就是四个字“感同身受”。

  后世几乎人人都学过一句诗词,特别是在吃饭时候会着重强调,那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道五经题也表达出来类似的意思,不过立意要更为高深一些,意境更多在于强调君子不可贪图享乐,要体恤百姓的疾苦,而不是铺张浪费上面。

  另外这道五经题还有一个很大的陷阱,那就是它虽然表达出来感同身受的蕴意,但你在答题的时候,却不能往上面写。

  原因很简单,君子是什么?

  君子在先周时期,指地位崇高之人,后来才延展出品格高尚的意思。

  所以君子代表着统治阶层,代表着士大夫群体,什么民重君轻的口号喊喊就得了,莫非你还真想让统治阶层跟泥腿子一起去耕种,体验生活一番?

  于是破题重点并不在于百姓疾苦上面,而是君子本身。只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