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2章粮荒今天保底六更_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近李氏布行的衣服卖得越来越便宜了,而且李氏布行的店一家接一家的开。

  但朱青朱老板的粮铺生意就没那么好做了。

  现在是有市无货的局面。

  七月整整一个月,朱青从南方运回到东京的粮食,比以往少了整整一半。

  他迫不得已将粮价提高到了每石4贯钱,但这个价格刚涨上去,政事堂就把他请过去喝茶了。

  徐处仁亲自接见了他,朝廷太宰,亲自见了粮商,已经说明问题:朝廷不允许涨价!

  朱青一张脸苦得都快挤出水来了:“徐相公,真的不是草民想涨价,伙计们的月钱越来越高了,这东京城的房价还在涨,这些就算了,我整个七月,从南方运回来的粮食,少了一半,但我日常的开销却还和以往一样,不涨价,我没活路!”

  朱青的情况,是现在东京城所有粮商都面临的。

  货源短缺,那些大酒楼来拿货,朱青都不敢大量供给。

  毕竟酒楼里拿货价,比市场价要低,他就这么些货,市场上有的是人要。

  事实上,这几个月,运往东京城的粮食,被朝廷控制住,直接回到了靖康二年的水平。

  这是为了防止下半年来的缺粮,将粮食的入口收窄了,才能长久一点。

  引起担忧是在所难免的,商人们想涨价,也是在所难免的。

  但朝廷要压价,肯定也是在所难免的。

  然而,商人做生意是要赚钱的,不赚钱,他肯定不会把生意继续做下去。

  就说朱青,此时就在心里骂徐处仁不给他们活路。

  这样,他只能回去减少人员了。

  徐处仁道:“不能涨价,本官给你设立一个特殊时间,今年,朝廷的运输价格,本官给你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你要维持原价。”

  徐处仁显然已经掐指算好了的,朱青的粮价从三贯每石涨到四贯每石不合理。

  他的运粮费占比是十抽二,根据他7月运回来的货量来计算,将运粮价格压三分之一下来,不说他能和之前赚的一样多,肯定可以节省出一笔钱,够他活下来。

  “不仅如此,本官还能保证,粮食供应方的价格,不会上涨超过三成。”

  朱青听后面露难色:“这……草民还是亏本。”

  徐处仁面色不悦:“国难当头,朱员外莫非要发国难财不成!”

  徐处仁当场质问,吓得朱青一身冷汗,连忙道:“如此,草民分文不涨。”

  朱青心中非常清楚,朝廷能保证供货方上涨不超过三成,那这个供货方肯定是朝廷的商社无疑。

  徐处仁也不再说什么,朝廷还是需要朱青这样的粮商的,把他们压太狠了,谁来卖粮食?

  按照与朱青达成的协议,朱青的粮铺注定要在接下来半年有一个大丰收。

  货源充足的情况下,压低价格,客户当然会首选这里。

  这是在逼迫其他粮铺降价,硬性从粮商手里压利润下来。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