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章 群臣激愤_大唐:开局咸鱼,被李二赐婚高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大唐,内外堪忧啊。”

  司农寺诸臣曾也对土豆一事半信半疑,此番又闻李闲做了皇子先生,心中更为困惑。

  这李闲到底给陛下灌下何种迷魂汤药,竟是这般得宠?

  心中万般不忿也自然而然叠加李闲身上。

  有老臣面显忧愁,抱拳面向司农寺老臣,恭敬揖礼。

  “粮草干系数万子民生计!万万不可听信谣言,草率行事!”

  “老臣请愿,愿司农寺奏请陛下,问明缘由,方可安心!”

  说罢,老臣眼角蒙蒙雾气升腾,拱起手臂缓缓环过众臣,含泪泣诉。

  “诸位,谣言横天,小人当道。”

  “咱们大唐,不幸啊!”

  话语落,不少臣子面色凝重,不少人拱手回敬。

  “老夫皆愿力谏陛下,整治朝纲,剔除阴邪!”

  嘈杂朝堂上激奋言辞萦绕,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一干肱股之臣面色阴郁,静心思虑。

  相对于群情激奋,这些老谋深算老臣却显得格外镇定沉静。

  朝臣质疑,不无道理。

  但追溯根源不过是这些朝臣,只言片语猜忌之词,论起板上钉钉铁证却似乎没有一条。

  李靖伫立武将之列,余光瞥向达成共识共同力谏的老臣,额上沁汗,心中擂鼓般砰砰直跳。

  先前不过听写过激偏见之词倒也无可厚非,毕竟李闲却是游手好闲之辈!

  可此番群臣力荐,难免有些过了!

  这分明是要将李闲挤出朝外,不留余地!

  今日乃是闲儿初次入王府,便遭此非议,只怕……

  “陛下临朝,百官跪拜~”

  尖细悠长声音彻响大殿,打断朝堂嘈杂,打断李靖沉思,群臣噤声跪拜。

  齐齐低俯身影前,李世民龙行虎步,稳坐龙座。

  “平身!”

  殿上群臣散去,独留司农寺老臣捏着朝板,恭敬跪拜原地。

  “陛下,老臣有要事进谏。”

  含笑脸颊掠过一抹惊诧之色,李世民拂过龙袖,雄浑出声。

  “司农卿,何事进谏,起身再讲。”

  手臂大开大合间,司农寺老臣匍匐在地,恭敬行上跪拜大礼。

  再抬头时,布满皱纹脸颊已然老泪纵横,抱拳捏握朝板,仰头泣诉。

  “陛下。”

  “当今乱臣当道,敬献谗言,蒙蔽朝臣,祸乱百官。”

  “臣行走田间地头数十载,脚踏大唐半边疆土,从未听闻亩产数十石作物。”“老臣以为,这土豆亩产不过胡夸海口,乃是有人敬献谗言,蒙蔽圣心!还望陛下召见此人,让老臣玉指对证一二,方能真相大白!”

  堪堪上朝,便有此人匆匆进谏!

  撇过殿中跪倒人影,李世民心头蓦然腾起一股怒火。

  初次进谏,便是质疑土豆倒也无可厚非,只是观其架势,颇有种不将幕后之人揪出誓不罢休之感。

  压下心头怒火,李世民倾过身子,微眯眼帘,沉吟出声。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亩产数十石又有何不可?”

  “田间春韭割过一茬还能再生,林间竹笋无人打理,亦可在土中成长。区区土豆,又为何不能有奇特之处?眼下种植在即,时多时少,来年便见成效。”

  “司农卿,未免有些过激敏感。”

  之所以这般说道,李世民乃是为尊重李闲大隐于市心性,不愿强拉李闲抛头露面。

  额上皱纹沟壑愈发深沉,司农卿跪行几步,面颊忧色更甚,直言出声。

  “陛下!”

  “此乃奸人计谋!切莫不可轻信妖言!”

  “如此一来咱们大唐将荒芜一季麦苗,这将是数万百姓口粮啊!”

  见李世民三言两语要将此事一笔带过,司农寺卿也顾不得这乃是猜忌之言,仓皇出口,妄图挽回君王重视。

  “够了。”

  按扶龙座大手骤然握紧,李世民浓眉微凝,虎目射出两道寒芒,瞪视殿中跪行乞求人影。

  咬咬牙关,李世民扫过面面相觑众臣,威严声音带出一抹严厉韵味。

  “土豆神物挖取之时,乃是朕亲眼所见!”

  “株植矮小,产量惊人,何须作假!”

  虎目精光一凝,如长鲸吸水般收过余光,压向殿中长跪人影,一字一顿挤出唇舌。

  “司农卿,你真当朕身居宫宇,便不问世事嘛?”

  “还是你以为,朕,操持政务太久,眼眸蒙尘,分不清奸忠黑白?”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