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4节_梦回二战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世网上有个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问题:有没有反派在洗白后变得暴强的?有网友给出了答案——解放战争时的国民党军。仔细一想,这个答案确实“有几分道理”。解放战争期间,数以百万计原本堪称扶不上墙的烂泥的国民党军在加入解放军后立刻“战斗力猛增”,不但把以前的同僚打得无法招架,还在接下来雄赳赳气昂昂地前去某个半岛上跟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硬碰硬毫不退让。

  同样的一群人,为什么却会发生如此天差地别的变化?原因很多,最大的原因是:信念。

  一支不知道为何而战、没有信念的军队,哪怕装备再好,也是乌合之众,一支知道为何而战、拥有坚定信念的军队,哪怕只是小米加步枪,也是在面对强敌时毫无惧色地勇于亮剑、前赴后继的铁血之师。

  历史上的东北军是一支悲剧的军队,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悲剧就接连不断,抗战爆发后,原东北军各部队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普遍表现不佳,“苦劳不小,功劳不大”,但在解放战争爆发后,原东北军却一下子闪耀无比,著名的“东北野战军”正是在原东北军基础上诞生的,前去某个半岛上作战的志愿军也是以东北野战军为主力的。这些铁一样的事实都证明了一个不容置疑的结论:中国人是能打仗的,各地的中国人都能被组建成强大的军队,包括东北人。

  此时的东北军跟历史上的东北军已经是两支军队了,因为他们的统帅已经是两个人了。此时的东北军不但拥有亚洲一流的武器装备,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信念,知道为何而战。

  这场第二次辽日战争爆发后,很多日军高层预测的“帝国军无敌兵锋所到之处,满洲军一触即溃、望风披靡”场景并没有出现,出现在战场上的是天雷撞地火一般惊天动地的血战,哪怕只是初战爆发的普兰店,战斗激烈程度几乎没有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从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每一个亲眼目睹这幕令人震撼心胆、气势磅礴的恶战的人都会在精神上感受到流星坠地一般的冲击力,都会喘不上气,都会发出长叹:好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其况正如后世伟人的那首《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杀鬼子!杀鬼子!杀鬼子!…”虎啸龙吟的汉语怒吼声中,东北军各个战壕、堑壕间很快便尸横如麻、血流漂杵,进攻的日军也遭到惨重的伤亡,肉泥血雾在战场上团团怒放着。激战爆发后,第103师的步兵炮手们和后续炮兵阵地上的师属炮兵团的炮兵们也纷纷投入了战斗,一具具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