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节 胶州湾事件_梦回二战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力不如东北军或者日本军事力量不如中国。比如在鸭绿江战事和旅顺战事,日本海军一出动后,东北军基本上毫无招架之力。旅顺战役,日军有7000人,但正规军只有3000人,东北军的攻击部队则拥有5万多兵力,并且在飞机、炮兵、装甲兵上占绝对上风,这才拿下了旅顺。可以说,在上次的东北战事里,东北军赢得有些侥幸。但此时,在日本人面前,部分东北军官兵、政府官员都以胜利者自居,认为日本人已是自己的手下败将,从而态度倨傲、盛气凌人。

  犬养毅被刺身亡后,接替日本首相职务的是前日本海军大将斋藤实。斋藤实性格敦厚,主张日本海军遵守华盛顿海军条约,是偏向于保守派和主和派的军人政治家,他虽然较保守,但并不懦弱。因此“胶州湾事件”发生后,他立刻让外相内田康哉向国民政府提出严重抗议。

  正在江南战场上忙得焦头烂额的蒋介石听说张学良又去“招惹”了日本人,顿时又急又气。蒋介石有留日背景,知道日本是个现代化的军事强国,因此也知道上次东北军能战胜关东军在很大程度上是侥幸,所以十分不希望自己在全力打内战时中日关系却因为张学良的莽撞蛮干而搞得整个中国后院失火。获知这个消息后,蒋介石急忙命令外交部长王正廷前往青岛协调和处理此事。

  被张学良派到青岛参加谈判的是王正廷的“老朋友”杨宇霆。看到杨宇霆后,王正廷暗暗叫苦,因为他知道杨宇霆是辽系里出名的强硬派分子。上次在南京,杨宇霆啐了王正廷一脸的唾沫星,指名道姓地臭骂以王正廷为首的国民政府外交部在谈判桌上出卖在前线浴血奋战的东北军,让王正廷心惊肉跳、大失颜面。本来王正廷对张学良和辽系并无多大的好感,但经过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后,王正廷对张学良十分感激和敬佩,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排斥辽系,转变成了理解和支持的态度了。事实上,此时的国民政府内,一批以王正廷为代表的胸襟坦诚、思想单纯、目光开明的知识分子型高层官员都对张学良怀有好感,认为“当今中国,蒋主席文韬武略俱全(善于玩弄鬼蜮权术),可以安内,张少帅有勇有谋有魄力(对外强硬果决),可以攘外,因此唯有蒋主席和张少帅珠联璧合、携手治国,才能让国家走向团结和强盛。”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思想下,王正廷等人不再把张学良当成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而是把他当成国家的两大支柱之一。

  此时再看到杨宇霆,王正廷虽然想起了当初杨宇霆将自己骂得狗血淋头的不愉快回忆,但也产生不了恶感,因此笑容可掬地上前迎接:“杨将军,别来无恙啊!”

  杨宇霆皮笑肉不笑道: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