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六十九章 争取立于不败之地_初唐大农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况来。

  直到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于秋才带着他们去武安县的于氏酒楼歇息,一百多号人一齐动手,只是用了一个时辰不到的功夫,就种下了好几十亩,按照现在的这种情况,明天召集武安县所有的人手一起来帮忙的话,或许只需要半个多月时间就能将一万亩甘蔗地种完。

  毕竟,最繁琐的挖坑施肥工作,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于秋只需要一条一条的将甘蔗放入那些挖好的坑洞里就行,有很多人一捆一捆的接力传给他,他的速度还可以比今天快几倍,早晚各两个时辰的种下来,一天至少可以种好几百亩,甚至接近千亩。

  而通过和赵河的闲聊,冯智戴对于洺州算是有了一个笼统的了解。

  原来,洺州的这么多人口,是去年平定了刘黑闼之乱后,汇聚过来的饥民,于秋以一己之力,养活了这数十万饥民,使得他们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得以安定下来,从事各种生产,以及文化和耕种知识的学习,才造就了如今洺州欣欣向荣的局面。

  可以说,在洺州百姓的眼里,于秋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就连朝廷,也不得不向他妥协,允许洺州自治。

  再之后,就是洺州的物产了,赵河说出来的一些数据,大的冯智戴都有些不敢相信,在得知洺州有数十万人专业从事各种商品的生产,并且与突厥三大汗王,高句丽,新罗,百济等国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和商业同盟协议,独家向他们供货的时候,他就更加惊讶了。

  于秋仅仅用一年多的时间,把一个州发展的比拥有数十个州的一个州道还强,这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壮举,让冯氏兄弟对他升起了无限的崇拜。

  傍晚的时候,他们就见到了于秋是如何受洺州的百姓们爱戴的,由于马车到来的时候,被许多武安县的百姓们看到了于秋,他们在结束了劳作之后,就都往县城赶来看望于秋了。

  因为,于秋每次来武安县,都会教一些新知识,上一些新的高产作物,一个多月前,就一口气上了五种新作物,包菜,白菜,抱子甘蓝,抱子芥菜,卷心菜,现在那些菜的长势都非常好,实现高产是妥妥的,他们就怕错过学习这些新知识,种植这些新的高产作物的机会。

  于秋现在手头上的耕种任务,是提升水果蔬菜的产量,而且需要达到一倍,超过十种,还有随机的物品奖励。

  这些日子,他已经让武安县的农夫们统计了各种适合在夏季种植,却产量比较低的作物了,其中蔬菜就有十多种,其中像冬瓜,葫芦,节瓜,苦瓜,癞瓜,八月瓜等作物,就有十多种,另外就是,白芷,小茴香,丁香,木香,鼠尾草,百里香,草寇,积壳,三奈等香料也有十多种。

  这些作物在这个时代的产量大多极低,连在后世体型最大的蔬菜冬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