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三十九章 洺州图书馆的建设_初唐大农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翻译一版出来放在这里,只要通过图书馆审核员的审核,没有太多常识性错误,是学术性的不同见解,都有可以放在图书馆里让其它读者借阅观看,得到广泛认可的,图书馆甚至会帮其印刷出来,替代原来的初议版本。

  洺州图书馆欢迎读书人对于先贤留下的典籍和著作有不同的解读,客观看待一切不同的解读,只希望各种不同的解读,能够给后人带来不同的启发。

  像流派比较多,争议比较大的儒家学说,于秋就准备非常大的位置,供读者放不同解读的版本。

  此外,洺州图书馆,还对外收购馆内没有的典籍和著作,一经认可的,可以得到一笔固定的费用,不会太多,只是个象征意义,相信,那些想要将自家学说推广出去的人,会主动的将书籍贡献出来的,给不给钱,都无所谓。

  不仅是古文,外文著作,也是如此,洺州图书馆兼济天下学说。

  “公子这一番设计下来,恐怕天下的读书人进了咱们这洺州图书馆之后,都不再想出去了。”卢耀在听完于秋对图书馆的一番设计讲解之后,感叹道。

  “不出去好啊!一天一元钱的入场费,还有在这边吃喝拉撒的消费,一定会让咱们图书馆赚的盆满钵满的。

  不过,排版印刷的任务也很重,我虽然将所有出自卢氏的读书人都交给你调用,但是你至少还要在市面上招收一两千个认字的百姓,作为排版印刷的工人,我希望在八月以前,图书馆就能投入运营。”于秋提出要求道。

  虽然古文典籍的字数都不多,很多都是潦潦几百字,但是一万多本书的数量有不少,于秋属下出自卢氏,学识不错的读书人有一千多人,在洺州的大多可以在本职工作之余,兼职给卢耀帮忙,差不多有七八百人,这些人每人至少要负责十几本书的翻译和排版印刷,不给他们配制一些人手,可能忙不过来。

  “公子请放心,出自咱们卢氏的典籍,卢氏子弟大多烂熟于胸,每人十几本,辅助两三人帮忙,四个月,应该足以完成这些工作。

  至于那些外学,按照您的设计,交给各个流派的读书人让他们自行翻译,我们选择其中广泛得到认可的版本排版印刷就好。”卢耀似乎很有信心道。

  活字印刷术在他看来,简直就是神术,尤其是于秋让人冶炼出来了不同的金属字体,还在墨水里面加入了一些他不知道的东西,让印书变的和盖章那样简单。

  像原文只有几百,千把字的古文,他们只需要半个时辰排版,就能在一盏茶时间内,印出二三十本出来,原本一卷,或则几卷竹简里面记录的东西,可能只需要一两页纸,就全部印下来了。

  而印刷好的书,只需要用针线和封皮将其按页码缝制装钉好,就可以上架。

  最大的工作量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