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二十章 新船的捕捞能力_初唐大农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住宿区修建起一两座来,至于其它的教学设施,以及园林化的美观,则需要长达几年的后续修建。

  因为,光是一条从洺津渡通往洺山主峰的盘山公路,在没有搞出水泥之前,也不是那么轻易能完成的,最开始的一两年,肯定还是要和去山庄一样,走泥土山路的。

  再之后,就是洺州以外的越冬场的建设了,好在最近这段时间,各县的县令去周边各州忽悠来了不少人,分一分倒是能组成几个队伍,开始一些建造方面的培训,等化雪之后,便可以开始在各个工作岗位干活了。

  正月下旬,比洺州天气更加暖和的关中已经开始春耕了,上游来水越多,也终于让洺水河道上勉强可以走船,于秋布置完各处施工的工作之后,便和阚棱一起,带着三百多艘洺州最大的船只往黄河水道而去,虽然走的慢些,却比在关中忙活春耕的李建成早了十多天到达山东境内。

  没办法,在李唐的制度里,春耕就是最大的,皇帝都要下地耕籍田,不先种好了田,关陇的世家是不会让属下的青壮出征的,不耕种,朝廷即便是在前线打了胜仗,后方没有吃的,也比打了败仗还惨。

  而于秋却是没有这方面的顾忌,在洺州,耕田并不是获得食物的唯一途径,出海打鱼,或许更重要。

  “哗啦啦!”

  一丈多高的吊架上,滑轮滚动,一张有数丈长宽的大网,被于秋几人从船侧的水面拉了起来,里面,数百条大鱼,挣扎的正欢实。

  鱼喜欢迎水,这种顺水拉网法,正好让迎水的鱼,一头钻进了网兜,不得不说,这个时期的生态环境是真好,即便是在黄河里,也有许多十几斤以上的大鱼。

  “这,一网只怕有几百斤都不止吧!”看到甲板上活蹦乱跳的各色鱼获,即便是经常在淮南河道打鱼的阚棱也有些发愣道。

  “何止几百斤,我看至少超过千斤,看到那些两尺多长的黄河大鲤没有,一条最少就有十几斤,咱们这一网,应该有有二三十条这样的大鱼吧!还有这种鲢鱼,都超过三尺长了,得有三四十斤以上了吧!这些大鱼留在河道里就是祸害,一年不知道吃掉多少小鱼或者小鱼的食物,咱们得让大家一齐开动,给黄河清清场了。”于秋笑着道。

  这种后世渔船惯用的拉网设计,一如他想象中那么好用,虽然没有电机启动器将鱼网从水里吊上来,但通过滑轮吊臂,和几个成年人手动拉,也同样能起到将渔网吊上船的效果,只是多费了些人力,就是这鱼获量,多的有点超出于秋的想象,要是在后世一网能有这么多鱼,渔民估计一年就能奔小康。

  在没有电船捕捞和工业废水污染的时代,内河河道里的鱼货都如此丰富,那么海里呢?

  “难怪你说运作好这些新式渔船,就足够为洺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