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一十九章 出海计划_初唐大农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就是洺州今年各项生意做的好,收入还算不错,否则,把这些人交给李唐朝廷来养,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当然,生意做的这么大,却没有累积到财富的情况,也只是暂时的,今年,将是洺州多条腿走路,开始发力的一年,秋收以后,整个情况就不一样了。

  “粮食的问题,除了通过正常渠道收购之外,剩余的差额交给我来解决,春耕开始之前,我会开辟一条能够稳定为咱们提供食物的渠道的。”

  于秋向于荣解释了一句之后,就宣布今天的工作会议结束了,出了都督府,他直接骑了大黑,就往洺津渡而去,阚棱带着从淮南来的船工在那边的造船厂已经折腾了几个月,应该是有不少成果出来的了。

  造船厂可以说是洺州除了三十万亩大棚蔬菜田以外最烧钱的地方,这里差不多有五千名船工在工作,在此前第一艘三千石的尖底穿下水成功之后,这里已经开始批量制造尖底帆船了,有于秋设计的那些能够快速制造出零部件的机床在,这几天应该有五艘可适应海上行船的尖底船下水。

  只要再在这些船上加上于秋设计的新式捕捞网,相信以这个时期海洋生态之好,一定能源源不断的为洺州捕捞回大量的海洋鱼类为食物的。

  “依照你的经验看,洺水还有多长时间能走船?”于秋在新船上下看了一遍了之后,在夹板上向远处缓缓推着浮冰向下游流淌的洺水河面望去道。

  他身边的阚棱吸了吸被冷风吹的有些疼的鼻子道,“怎么着也得十天半个月的,不过,你要让我们这些船去海上打鱼的话,洺州此前招募的船工和水手就都不能带,海上的浪大,即便是我们淮南来的水手船工,也不敢离岸太远行船。”

  “淮南的水手船工为何会比洺州的水手船工更加适应大风大浪?”于秋收回了目光,看向阚棱问道。

  “淮我们淮南邻水州县的人,从小就在水里长大,哪怕是正月,都有人敢下湖游泳捞鱼,而你们洺州。”阚棱看了洺水河面上的冰块以及两岸厚厚的积雪,摇了摇头。

  他担心,在这里多待几年,淮南这些兄弟们以及他们的后代的在水上的本领都会大幅下降,因为,自入冬以来,他们都有好几个月没有下过水了。

  于秋闻言,皱着眉头想了一下之后却是道,“其实让大家戏水玩浪,也不是什么难事,修建一个大型的恒温戏水场就好。”

  “恒温戏水场,这东西能有用?”阚棱有些不以为意道。

  “至少,让所有水手在冬天里有个锻炼身体,训练体力的地方,也让洺州的孩子们,能在幼儿时期就接触到水浪,学会游泳,不那么惧怕水浪,至于之后的训练,肯定是要到大江大河,甚至是大海上去实地开展的。

  而且,这个戏水场运作的好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