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三章 又来一拨送钱的_初唐大农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了洺州以外,就是王君廓和李道宗的治下的幽州和营州了。

  由于刘黑闼已经将北地的世家门阀屠尽,这些不用被剥削,而且还享受两年免税政策的百姓,一定会很快富裕起来,让他们享受洺州的产品,拿自家产出的粮食或者其它东西供给洺州所需,就能大大的节省于秋的一些刚需成本。

  毕竟,本土的粮食物资,比外地来的粮食物资要少很多运费。

  打通了王君廓和李道宗的关系,让他们从中得利,就会让幽州和营州富余的产出向洺州这边供给过来,是两利的好事情。

  至于如何让他们个人谋利,则是一个账面上的功夫,如果按照河北市价,一斤蔬菜换五斤粮食的话,账目上是这么多,报给朝廷就没问题。

  而实际上,于秋可以给王君廓和李道宗打个七折,一斤蔬菜,实收三斤多粮食,多出来的三成的利润让他们自己装进腰包,交换了越多,他们赚的就越多,何乐而不为呢!

  不多时,于秋大棚蔬菜田乘着马车来到了武安县衙,洺州各县的县衙,不像李唐朝廷那样,设置的是公堂,主要用于审案判决。

  它更加像是一个酒楼客栈,摆着各种精美的座椅茶几,主要是用来接待客人的。

  因为在于秋将权力结构重新分配了之后,县衙不负责审案宣判之类的事务了,只负责民政,又叫做民政署,独立出去的法院和治安署才有审讯室,和用于判决的公堂。

  而且,法院和治安署不仅可以捉拿审问犯罪的百姓,官员有不法,他们也一样可以进行审问,宣判,民告官这样的事,在洺州,是允许的。

  而民政署所担负的职责,也不像李唐朝廷那边,负责给百姓设立条条框框的规矩,征税收,征徭役之类的。

  他们只负责两件事,公共建设和产业发展。

  比如武安县要修建县衙的房屋,这属于公共建设,他们就可以去人到各个乡里协调抽调人手,来城里上工。

  再比如于秋要在武安县种大棚蔬菜,这属于产业发展,需要人手,他们就去各个乡里协调,抽调人手,并且告诉他们工作时间,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平时没事的时候,各乡里的里长,会组织大家干分配到各户的责任田,还会做一些开沟,修渠,引水的工作,遇到上一级有抽调,才根据实际情况协调人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个时期的百姓愚笨,生产能力差,而且,目前他们得靠于秋发给他们的救济粮过生活,临时用集体制度管理他们,会让生产力放大许多。

  倒是干活才有饭吃这一条,是洺州一直以来执行的规矩,大家都很理解。

  不过,等明年分配到户的责任田地里有了产出,各家都有了余粮,这种临时执行的集体制度,也会解除,于秋想要打造的是一个自由的洺州,至少,百姓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