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割_初唐大农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就行了,欠债的想做大爷,也要看他的拳头够不够硬。

  “太子殿下,前面就是我的山庄了,山庄下面有个水库,水库临溪的一侧,便是高产稻田和麦田所在的位置,上半年我师父逍遥子从这边路过的时候,只是给了我十斤水稻和小麦种子,我开了十亩左右的田地,却没有将其全部种满,稍后,咱们要先对种植范围进行具体的丈量,再进行收割。”于秋岔开话题,指了指前方半山腰的山庄道。

  “二十斤粮种,还没有种满十亩地?”李建成闻言有些诧异道。

  这个时代种田,‘草盛豆苗稀’才是常态,通常一亩地,只播一斤多一点的种子,

  唐一斤是十六两,每两四百克左右,算下来,有后世的一斤二三两的样子,而唐一亩,只有五百多平方米,只有后世八分多田,按照后世小麦一亩至少播种三四公斤来算,这个时代一亩田播种的量,还不到后世的三分之一。

  由于整体种的比较少,于秋自然不会把种播的那么稀,十斤麦种播了大约这个时代两亩半左右的面积,按面积算下来有后世田地七八成的播种量了。

  十斤稻种,则是只播了这个时期两亩左右的水稻田。按照后世的面积算,也大致是七八成的播种量。

  而之所以这些小麦和水稻的长势这么好,除了因为系统赠送的种子给力之外,还是因为有山上陈年的树叶腐泥和草木灰做底肥,又经过过好几次的追肥,让土地没有亏肥力。

  再有山庄的定期喷烟雾驱虫,和孩子们捉虫手工捉虫,让它的虫害程度很低。

  既然李建成问了,于秋自然也要跟他解释解释的,顺道给自己即将推出的产品打打广告,开口道,“其实百姓们之所以把种播的这么稀,主要是因为田地的肥力不够。只要解决了肥力的问题,实现密集播种,产量其实可以提高两三倍以上。

  我之所以播种比一般的田地密一些,就是因为杂交的水稻和小麦交花的情况越好,结穗的情况就越好,更加适合密集种植。至于肥力的问题,山庄这边有树叶腐泥和家禽粪便等提供,基本能够供应的上。

  而且,经过这一轮的种植,我已经有了一些制作肥料的心得,说不定,明年就能种出比这些田地的产量更高的水稻和小麦。”

  “还能更高?”李建成已经远远的看到了那些小麦田和水稻田了,里面,几乎是麦穗挨着麦穗,稻穗挨着稻穗的情景,这让他的语气很自然的变成的不可思议起来。

  “前辈先贤早已种出了亩产十石和二十石的产量,我这对比他们还差的远呢!”于秋笑了笑道。

  他先大量卖货,甚至向外借贷货物,让大家手中的现金紧张,甚至欠自己的钱。

  然后将高产粮食,或者说高产粮食的慨念推出来,让那些因为粮食价格未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