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洺州城_初唐大农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瞄,还将袋子提溜在手上掂了一下重量,开口道,“一起给你五贯钱。”

  闻言,于秋忙将袋子收回来,扎上口就要往外走。

  刺猬浑身很多部位可以入药不说,几只刺猬合起来还是有两斤肉是可以吃的,在一个胡饼一贯钱的时期,它的售价绝不止这么点,在打听清楚了城里的粮价之后,于秋立即提高了所有与食物有关的猎物的售价,别看古代这玩意山里有不少,真想要弄到,可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九成以上的刺猬都活不过一年,而且,找穴掏洞,那都是力气活,还得冒一定的危险去深山,就算比较专业的猎户,一个月也未必能搞到几只。

  “小哥留步,价格好商量嘛!”掌柜的见于秋转身要走,立即抬手喊道。

  原以为会骗到一个不懂行的,却不想,是一个知道价的。

  于秋嘴角微微一钩,停下的脚步,转身向那掌柜的道,“六只刺猬,我也不多要,每只两贯,此外,我向您打听一个人,如果你知道,我给你算便宜点,只收十贯。”

  掌柜闻言,有些为难的道,“你这刺猬有大有小,可不能按一样的价格算……”

  “你就说成不成吧!”于秋直接打断了掌柜的话道。

  现在前线战事这么焦灼,于秋不动脑子都知道,只要跟药搭上边的东西都金贵,即便是城里中等殷实的人家,也可能因为一场病,被这些药铺吸干了血,比后世非典爆发的时候,一袋板蓝根售价好几百的情况更加恐怖,跟他们喊价,可不能客气了。

  “那你倒是说说,你要打听什么人。”药铺掌柜的道。

  “姓董名放,在这洺州城里,应该也不是小门小户人家。”掌柜的这一开口,于秋便知道,十贯其实是在掌柜心理预期以内的。

  当然,多要点钱,其实也没有他要打听的人的消息重要,他之所以选择这家药铺打听,那是因为这家和生堂药铺是清河崔氏的产业,算是城里的百年老店了,人面比较广。

  “董放?这个名字倒是有些印象,应该是城西卢氏车马行的管事吧!”掌柜眯着眼睛想了一下之后道。

  听到卢氏车马行,于秋顿时知道这个掌柜说的消息应该是真的,便将手上的袋子交给了掌柜,而掌柜付给他的,也并非铜钱,而是三匹细绵绸,外加一匹生绢。

  隋唐时期的织物,主要有七种,都是可以当货币来用的,其中比较常用的生绢每匹现在价值一贯左右,丝割一匹两贯,细绵绸则是三贯,最好的紫熟绵绫一匹则是当五贯钱用,至于粗麻布,细麻布,还有上等的火麻布,则在一百钱,三百钱到五百钱之间,而且,这些布帛在市面上大多数时候比铜钱还有市场。

  因为它除了当货币用之外,还能保暖,比冰冷的铜钱更加实用,也轻便一些。

  当然,这个价格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