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4章 总结(第六更)_这个导演很靠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4章总结(第六更)

  (月票加更…)

  两人到了一家面馆,要了两碗面。

  苏仑要了两瓣大蒜,就着面吃…

  沈长林有些理解不能,苏仑看他盯着她手里剥好的蒜瓣,很友好递了过去:“你要吗?”

  “…不用了。”

  沈长林果断拒绝…

  “吃面不吃蒜,味道少一半!”

  “少一半就少一半呗,”沈长林疑惑问了一句:‘你下午没有采访?’

  “没…”苏仑嚼到一半,然后道:“晚上有个采访…没事,待会我多吃两粒益达!”

  “你可以的!”

  NMG的女汉子…

  突然想起什么,沈长林问她:“《左耳》的电视剧版,你要负责吗?”

  “不要了吧,我还得研究研究《匆匆那年》…”

  “我建议你接下,找个信得过的导演操作,你再挂名监制…能赚点钱的。”

  “就跟《失恋33天》似的?”

  “对!”沈长林补充道:“你可以成立一家工作室,以工作室名义制作《左耳》电视剧…”

  影改剧嘛,从影视剧创作的角度来说,相较于小说的电影化,电影改编成影视剧的难度显然降低了很多。

  一方面,基于电影剧情的结构内容,影视剧的剧情拓展可操作性增强。

  另一方面,电影的票房也为作品题材的市场接受度做了试水,市场反馈可以适当进行预判,这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成功降低了风险。

  “《左耳》电视剧化,很难改成20集以上的剧集…”

  “那就做成8集或者13集迷你剧,反正咱们跟搜狐视频合作。我为什么建议你亲自挂名,因为《匆匆那年》,我也想跟视频平台合作,先做网剧,然后再做成电影!”

  苏仑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

  回到公司,企划部门已经把《左耳》总结的文案拿了过来,就是成功经验…

  特意提到了营销+宣传两个关键词…

  沈长林简单翻看一下,然后没有评价。

  《左耳》大卖,算是天时地利人和,演员适配度很高,宣传做得好,而且,这电影也不是真的一无是处——普普通通的家庭背景设置,简单又残酷的青春故事…

  对于青春片来说,尤其是原著大卖的作品,人物高于故事,氛围高于情节。

  说实话,要不是两部好莱坞进口片堵住了后路,沈长林真觉得没准能有六亿票房呢!

  电话响了,杨帆拨来的,柏林电影节公开《搜索》入围主竞赛单元了!

  “我知道了!”

  挂掉电话,沈长林突然很想写一点什么。

  打开微博,他先是发了一段:‘《搜索》入围柏林主竞赛单元了,还挺高兴,虽然拿奖的概率很低,但毕竟是我第一次入围欧州三大…’

  然后又写了一段话‘《左耳》大卖了,很多人让我评价一下,我一直不太愿意,因为难免自卖自夸,现在快下映了,那我简单说两句。’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