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五章 第一批回国的科学家!_那年:抗鹰前夕,我成立军工六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月份对于奉天来说,无疑是非常繁忙的一个月。

  107火箭弹和49式火箭筒厂已经步入正轨,每天产能都极为可观。

  不仅能满足前线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已经能充分完成来自骆驼们的订单量。

  在本就不难的基础,外加历经数月的生产,在技术方面已经是完全成熟,不在需要邱陆和刘总工过多的关注。

  根据邱陆的命令。

  刘总工现如今大多的精力,都是投入在49式自动步枪的量产。

  49式自动步枪制造,是采用了大量的冲压和锻造技术,在制造的问题已经得到全部的解决。

  邱陆抽时间,还对刘总工进行了一次生产车间改进方式的教导。

  邱陆给刘总工传授了,前世军工企业对生产车间标准化管理理念,以及流水线升级改造的方法。

  同时,特意抽了三天时间,亲临生产车间进行指导。

  经过邱陆指点后的生产车间,机器设备横看成排、竖看成线;地面用白色油漆标注了警示线、工作区等,工人更是严格按照工序操作。

  这一番指点过后,各个生产车间变得竟然有序起来。

  根据同样的理念。

  刘总工在6月份,分别对107火箭弹、49式火箭筒、49式自动步枪的大小近10个生产车间,全部进行了升级和改进。

  虽说6月份产能受到了一些影响。

  但经历过改造和升级后,产能翻了两倍不止。

  王维志依旧负责着军工六厂建造。

  根据王维志所说,如今军工六厂建造已经完成百分之三十,预计在今年年底就能完成全部建设。

  至于邱陆本人,则是将剩余全部精力,都是投入到蛟龙1号机体制造当中。

  战斗机机体所使用的工艺,叫铆接工艺。

  使用的并非是一整张蒙皮。

  哪怕前世技术和材料如此发达,无论是战斗机还是大型航空飞机,所使用的制作工艺依旧是铆接工艺。

  所以,邱陆将曾经有过战斗机维修经验的工人,和不下十年锻造工艺的老师傅都集中到了一起。

  经过不断地返工和修改。

  在6月21号这一天,终于成功铆接出了第一架蛟龙1号的机体。

  虽说仅仅是战机机体骨架。

  但这对于奉天军工厂和军备部来说,无疑是极为激动人心的时刻。

  没有人知道这一个多月,他们经历了什么。

  虽说邱陆已经解决了强度计算、外荷载计算等多项难题,但光是想要制造出符合强度以及韧性的零部件,也折磨了这些工人许久。

  邱陆的要求极为严格。

  但凡有一丁点不符合规格,那就全部整体进行废弃,推倒重来。

  就这样经历无数个日日夜夜后,这才有了第一架完全体的战斗机机体。

  能不激动嘛!

  有了蛟龙1号涡轮喷气发动机,又已经完全确定战斗机机体,剩下的就是等待零部件,完成最后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