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同舟社的根基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寒。

  “赵宋朝廷屡次变法为什么会败?若是天下的上户都只进不出,下户越来越窘迫,这天下变与不变,又有什么区别?不破家死人的改朝换代,叫什么改朝换代?”

  儿子映安出仕后,辛介甫就在女儿的劝说下,逐渐处理了家中大半田产。

  其人如今虽然还是上户执委,家资却跟田产关联不大了,同舟社改革税法,对他个人的侵害并不大。

  自从坚定跟徐泽走后,辛介甫就没有再摇摆过,也打心底里认同朱武的意见。

  但他从诸城回来以后,仍是杜门不出,打定注意不沾染此事。

  辛介甫一直坚持与人为善,当年李俭那样害他,他都准备向徐泽求情的。

  让他替登州这帮上户说话不可能,可要是亲自参与此事,仍有些不忍,没想到自己不找事,事还是找上了自己。

  “确有此事!物生兄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黄德当然不可能回答辛介甫这个问题,而是反问其人。

  “正诚兄,真没有回旋的余地么?”

  二人都没有挑明,但皆知道对方话中所指。

  辛介甫终究是难以放下多年交情,劝道:“物生兄,远洋商社的分红一年比一年多,同舟社又鼓励工、商,何必把眼光始终放在田亩上?”

  黄德暗自气闷,有谁会嫌的钱少?

  置家兴业就如同逆水行舟,登州在快速发展,惠及的人家很多。

  你的家业在涨,别人也再涨,谁家涨得慢,谁就落在了后面。

  他也想在远洋商社中占更多的份额拿更多的分红,可这显然不现实,放出的份额就这么大,你多占一点,必然就有人少占一点,谁愿意退出?

  同舟社确实鼓励工商,登州改办工、商的人也的确不少,但工、商是那么好做的么?

  不可否认,登州这几年投身工、商赚了大钱的有不少,但亏了的更多。

  而且,不管是谁,但凡赚了钱的,首先想到的,都是买田置地。

  千年以来,置业兴家,首选都是买地。

  土地不仅是一种可保值的商品,更是能不断出产值的聚宝盆。

  登州这几年因为百姓收入普遍增加,购田置地的热情高涨,因而推高了土地交易价格,进一步验证了买地置业的合理性,有钱人更是想尽办法买地,又进一步推高了土地价格……

  若不是同舟社以战时管控为由,严禁登州百姓前往莱州以西州县地置地,手中掌握着大量钱财的登州籍富户早就跟着军队去买这几州的“便宜”地了。

  他倒是有女儿,可惜当初没眼光,现在却是晚了,莫说送给徐泽,便是送给其直接下属做小妾别人都看不上。

  自己这位老友祖坟埋得好,生了个好女儿,只要抱紧了徐泽的大腿就能富贵长存,已经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了,哪知道普通人家的烦恼?

  “正诚兄,你也知道,自同舟社入驻登州以来,我们一直都是极力支持的,登州百姓早就与同舟社融为一体了,同舟社事业做大,咱们高兴,同舟社若是不顺,咱们也没好果子吃。”

  #送888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辛介甫频频点头,正为老友这份见识而高兴,却听黄德话锋一转。

  “同舟社如今刚刚有了起色,千万出不得任何差错,可不能再走朝廷的老路啊!”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