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7章 向蔡琰提亲_三国董氏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章,向蔡琰提亲

  蔡邕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称赞道:“贤侄好志气,相国虎父无犬子啊!”

  蔡琰则嘴里默默的把董平刚才所念的两句诗,重复了几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看似寻常的两句话,却把百姓和富人做了最鲜明的对比,透出最深刻的讽刺。

  “伯父,你放心,家父对你发自真心的敬重,不仅不会怠慢你,日后还会委以重用。”

  蔡邕已经从董卓对自己的态度中,觉察到了,笑着点点头,“老朽年迈,但抱负还在,只希望能为汉室复兴略尽绵薄之力。”

  越是有才能的人,越希望有机会一展所长,就连陆游杜甫李白这样向往自由的诗人都不例外。

  “妹妹几岁了?光顾着和伯父闲谈,倒把妹妹冷落了,勿怪勿怪。”

  “一十四岁。”冷不丁董平突然把注意力转向自己,蔡琰顿时有些慌乱。

  “可许配人家?”董平话一出口,自己都觉得太过唐突。

  历史上蔡琰第一个丈夫是卫仲道,现在她刚到洛阳,恐怕还不认识卫仲道,一定是待字闺中,名花无主。

  “女年幼,尚未婚配,少将军为何有此一问?”

  “是这样的,若伯父不嫌弃,侄愿意自荐。”董平话一出口,蔡琰顿时红了脸,低下头,恨不能找个地方赶紧躲起来。

  “贤侄,莫不是和老朽笑?”蔡邕也被惊到了,瞪大眼睛,直盯着董平。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亘古不变的道理,哪有第一次见面,就自我推荐的,太孟浪了。

  董平笑了笑,“二位勿怪,侄以为,良缘定,我对妹妹一见倾心,自然要直抒胸臆,表露肺腑。当然了,伯父和妹妹回头也可以考虑,若觉得不妥,也无妨,在下不会强求的。”

  他们两人迟迟不话,蔡琰只雇着头。

  董平接着又:“我是这么认为的,妹妹人不错,姿国色,秀外慧中,若我今日不表露心迹,恐怕被人捷足先登,白白错过良缘。”

  蔡邕明白了,不管女儿嫁给谁,敢情董平都要排在第一位,这也太直接了吧?

  “父亲,女儿身体不适,先告退了。”蔡琰羞的再也呆不下去了,站了起来,匆匆了一句,转身往外就走。

  董平唤过一个丫鬟,吩咐道:“去帮蔡琰姐收拾一下,不得怠慢。”

  本来董平可以陪着蔡琰一起过去,但这种时候显然不合适。

  蔡邕盯着董平,叹声道:“贤侄,你太孟浪了。”谈不上不满,但实在太出乎意料了。

  好好的在聊,突然董平蹦出一句我看上你女儿了。这谁受得了。

  “怎么了?老夫来迟一步,伯喈勿怪。”就在这尴尬的时候,董卓从外面走了进来。

  见屋里气氛有些异常,蔡琰也不在了,董卓有些不解,一会看看董平,一会瞅瞅蔡琰,“你们这是怎么了?”

  “父亲,是这样的,我刚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