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1章 番外:现代篇(二十二)_清穿后我绑定了上进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忍着笑意帮他整理了一下衣领。

  对于雍正来说,比起在《宫墙深深》剧组那些离谱的剧情和台词,这些“文绉绉”的词他说起来可顺利太多了,基本不会磕巴。

  只偶尔有些地方和提词板上有出入,编导也并没有喊停,由着他一个NG都没有地拍到了底。

  还没到午饭的点,这一场就收工了。

  回酒店的路上,荔枝连连道谢:“辛苦了!太感谢宋老师了,效果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原本只知道您书法好,没想到您对国画也这么精通!”

  雍正摆手:“都是小时候跟着师傅学过些皮毛,算不得通晓。”

  也不止是中国画,康熙爱好广泛,上书房甚至开设过几次西洋画的课。

  但这些课程算不得重头戏,用现在的话来说,可能就是个“课后兴趣班”,跟他们同期的几个皇子里头,学的好些的是老三和老七。

  荔枝卖力夸赞:“您太谦虚了,我们台里特聘的几个教授都夸您的书法一等一的好。”

  雍正笑笑,也习惯了这圈子里有些“浮夸”的风格,没再多说。

  早上拍得顺利,第二部分就提早到了下午拍摄。

  这一部分在琉璃厂取景,《千里江山图》明珠蒙尘,在被人发现之前,有近两年的时间,他一直躺在一堆真真假假的货堆里。

  雍正扮演的“画灵”则一直束手站在一边。

  来来往往的路人自然看不到他,把他推推搡搡,甚至还有莽撞的孩子把他撞得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他却浑然没有半点不悦,反倒一直兴致盎然地看着周遭的一切。

  这一段宋臻的台词不多,以旁白为主。

  “比起在宫里和小白楼里,这里的每一个清晨都是嘈杂的。烧饼油条豆浆的叫卖声,自行车铃的叮叮当当,还有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几乎一分钟都不消停。”

  “对《千里江山图》来说,这一切又陌生又新奇,他有点不知所措,但比起在小白楼时的担惊受怕,他的心却终于安稳了下来。”

  “——这千里江山,终于是守住了,他也到底是留在了中国的土地上,即便从此蒙尘,能悄无声息地魂归大地也未尝不是幸事。”

  “他不再是所有人追捧的名作,也不再是帝王的禁脔。没有了锦衣玉食,他变得灰扑扑的,开始喜欢闻甜甜的山楂糖桂花糕的味道,喜欢听人说家长里短。”

  “他飞快地,喜欢上了这新生的生机勃勃的国家,和这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气。”

  旁白是央视的一位主持人念的,功底当然很好,也非常敬业,即便在现场收的音肯定不能直接用,回去还要重新配,但他依旧讲得一丝不苟。

  雍正自然也听得到。

  主持人说完,正好有一束光打在他身上,他微微垂了眼,目光从脚下的瓶瓶罐罐滑过,平和地看过正拿着一只瓷瓶讨价还价的摊位主和买家,缓缓染上笑意。

  池夏觉得,那应该就是“心有戚戚焉”。

  天下早已不再是大清的,但这江山,依旧是锦绣千里。

  是万万千千被这江山养育的黎民撑起了江山的脊梁。

  这很好。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