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7章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求订阅,求票_谁爹不是曹操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格,即为追求。

  致,即为求得。

  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但这只是其一,要是没有后面的那句,不难猜出以后必然是理高于势,道统高于治统。将人欲与天理相对立,走上另一条扭曲的道路。

  唯有加上“知行合一”,将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紧密结合起来,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全新的,且正确的道路。

  听到何晏的话后,华歆与陈群各自呢喃一句——

  “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这两句话,很粗糙,真的非常粗糙!

  但是,就是这粗糙的八个字,好似是给二人展示了一道全新的大门。

  在大门背后,则是他们从未设想过的新世界。

  “慎侯!此言何意?”

  华歆偷偷咽了口口水,这还是他在年少时求学时才有的小动作。

  毫无疑问,何晏,再次激起了这位大儒学习的玉望!

  “早期谶纬之说,如“大楚兴,陈胜王”这等大部分都是人为。”

  “只是人为毕竟是人为,不可能浑然天成。于是就有些人将目标放在了遥远而又神秘的天象上。”

  “所以我等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以“格物致知”的道理来解释天象。”

  因为汉室的政治正确,每次发生什么奇怪的天象,就要丢出去一个三公挡灾。

  这方面当朝太仆杨彪就很有发言权。

  今天日食了,杨彪就从太尉被贬成太仆,过去后再升成司空

  明天彗星袭月了,杨彪就从司空被贬成光禄勋,过去后再升成司徒。

  再后来哪哪又地震了,杨彪又从司徒被贬成尚书令,之后再升任为司徒。

  如此,杨彪一个人竟是把三公坐了个遍……

  如此看上去极为儿戏,其实何尝不是刘氏天子保全皇权的一种方法?

  从此以后,三公九卿几乎都成了升降机,唯有依靠天子或者是外戚才能长久。

  而天子、外戚,别看斗的一对比一对狠,但本质上都还是皇权。

  如此,刘氏江山自然稳固,不担心有外人觊觎社稷神器……只能说构想出这套政治模型的人绝对是个天才,是个超级天才!

  只要大家不击破谶纬之说,这套模型几乎就是无解的。刘氏天子只要高坐云端,坐看风起,坐看云涌即可。

  不是没有人对谶纬动过手,古文经学就是个先驱者。奈何他们既拿不出足够的、新的理论去代替谶纬,只是想着单一的否决谶纬。又遇到了将皇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开国皇帝刘秀,故此没有成功罢了。

  如今正是汉室倾颓、皇权衰微的时候,加上何晏这边还有理论,自然是有了冲击谶纬的资格。

  “首先就拿这日食天象为突破口!”

  日食,无非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形成的天象。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而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