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上海的罗宋汤(二更)_【民国】上海那年193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离不远的罗宋大马路吃面包喝罗宋汤,行吗?”

  谢九怀先点后,后问:“好吃吗?”

  “好吃,还很便宜呢,其实我也只吃过两次,姆妈偷偷带我去的,今天换我带你去,好吗?”

  谢九怀用力点头,他喜欢给余秋可宠的滋味。

  出了公寓,余秋可在路旁叫了两辆黄包车,她跟谢九怀一人搭乘一辆,前后抵达不算太远的霞飞路。

  余秋可没选最大间的餐厅,她嫌人多,也怕太贵,喊谢九怀往下一条巷子去。

  霞飞路这段很是热闹,谢九怀看一群人往他与余秋可挤了过来,手脚俐落地将余秋可搂进怀里,不让人撞到她。

  余秋可倒抽口气,抬头见英雄救美的是谢九怀,双颊又是红通通的,像极了两颗小苹果,稍早的霸气又被燃烧殆尽。

  谢九怀手护着余秋可的腰,迎着她向前走,好奇询问:“这里就是罗宋大马路?”

  余秋可笑着摇头,“是霞飞路,不过开了许多俄氏餐馆,罗宋汤鼎鼎有名,大家就说是罗宋大马路。”

  走进小巷,第一间的小餐馆毫不起眼,不过往里头看,能发现只剩一张空桌。

  “别担心,味道真的好,我姆妈厨艺特好,都夸赞呢,所以是真的好吃。”

  “我信,你说的我都信。”

  “快、快进去。”余秋可推了一把谢九怀,掩饰自己扑通扑通的心跳声。

  谢九怀与余秋可自然坐上那张空桌。

  菜单就在桌上,谢九怀没看,直接推给余秋可。

  余秋可与穿着西式服装的服务生点了两个套餐,一套主菜是炸猪排,另一套是煎牛排,至于配菜是固定的,一碗罗宋汤,一大颗罗宋面包,以及一杯红茶。

  罗宋汤与面包是一起被端上桌。

  罗宋汤的味道对谢九怀来说是复杂的,有些像很多层次的余秋可。

  刚入口有酸爽的番茄味,奶甜味随之漫延舌尖,再喝第二口,是熬煮牛肉香与蔬菜的清香。

  余秋可往谢九怀那头靠过去,声音压得低低的,“谢九怀,我姆妈说,这罗宋汤里头是加了奶糖炖煮,我感觉我姆妈在哄我,可是每回喝起来真有奶糖味,真是神奇……你觉得我姆妈是骗我呢?还是实话呢?”

  “为什么要骗你,肯定是实话。”虽然是不经思考的想法,倒还是给余秋可一个相当直观的答案。

  余秋可扬起笑容,撕了一角面包塞到谢九怀的嘴里。

  偏偏谢九怀很坏,趁机吮吸一口她来不及抽出的食指。

  “谢、九、怀……”

  “好吃,罗宋面包也好吃,表皮酥油,可是不腻口,咀嚼嘴里,不用多久,奶油味与小麦香都一同融化在舌尖了。”谢九怀装傻,原来非地球人也是挺会装的。

  用餐结束,余秋可才跟谢九怀说她想去看看姆妈留下的两间店铺与位在公共租界的大舞厅,以及明天新婚夫妇回门的事。

  _

  关于民国时期的俄国人(以下资讯截至维基百科):

  1930年代,上海俄侨总数为万到2万人。1934年,法租界有俄侨8260人。(公共租界1935年有俄侨3017人)。使得上海成为除哈尔滨以外一个重要的俄国人聚居地。

  关于罗宋汤里的奶糖:

  我是之前找资料时在某篇文章看到的,上头说这是老上海的做法,就将它写进这篇里头了

  请收藏:https://m.madcoww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